近日,世界气象组织发布了《2022年全球水资源状况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2022年报告》),以全球的视角,全面阐述了世界各地水资源状况,分析了气候、环境和社会变化对水文变量的影响,指出了2022年全球各地河流的水文模式变化和关注重点。
相较2021年发布的报告,《2022年报告》内容更丰富,纳入了新的水文循环系统组成部分,增加了地下水位、土壤湿度、蒸散量、水库入流量等内容;观测数据更多,从2021年的38个站点大幅增加到2022年的273个站点;空间覆盖更广,覆盖了全球1000多条河流流域。
《2022年报告》主要包括综述、河流流量、水库、地下水位、土壤湿度、蒸散、陆地蓄水、冰冻圈、重大事件等章节,每一章节都从全球和区域的视角进行了分析总结。综述章节总结了2022年全球水资源状况的主要发现;冰冻圈章节聚焦全球积雪和冰川变化,重点关注中亚、中欧和安第斯山脉;重大事件章节阐述了2022年全球发生的主要水文事件概况。
《2022年报告》从各国获得的河流流量观测数据显著增加,观测河流流量的站点数量从2021年的38个增加到2022年的273个,但是仅有14个国家的数据,非洲、中东、亚洲等地区的代表性仍然很低。此外,亟需土壤湿度、地下水位、蒸散量等现场观测数据,以研究水文变化趋势并验证模型。
《2022年报告》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6(清洁水和卫生设施)以及其他与水有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,为实施水资源可持续管理、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及解决缺水和水质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数据。同时,通过阐释气候变化对水文循环系统的影响,报告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13(气候行动),为水资源管理与减缓气候变化相结合的战略提供信息支撑。报告还对年度水文情况进行了比较,以明确水文模式变化的短期影响和长期趋势。此外,报告收集了全球水资源监测数据和模拟数据,强调了数据共享的重要性,旨在推动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17(全球伙伴关系与合作),为实现全球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做出世界各国一致的努力。
《2022年报告》公布的2022年全球水文状况及重大事件包括:
1、河流流量和水库入流模式:超过50%的全球河流流量和水库入流呈现异常状态,其中大多数比正常情况更干燥,与2021年数据高度一致。
2、土壤湿度和蒸散量:2022年全球土壤湿度和蒸散量异常与河流流量异常相互呼应。受干旱影响,世界多地的水库入流量明显减少,土壤湿度和蒸散量下降。
3、干旱:2022年美国、欧洲、非洲、中东、拉普拉塔平原等世界多地干旱肆虐。干旱严重影响了多瑙河、莱茵河等河流的生态环境。因缺少冷却水,法国核电生产中断。
4、亚洲和大洋洲极端天气:中国长江流域遭遇严重干旱,巴基斯坦印度河流域经历极端洪水,导致1700人死亡,800万人流离失所,3300万人受灾,经济损失达300亿美元。澳大利亚东部的墨累-达令流域和加拿大温尼伯流域经历了数次洪水过程。
5、非洲截然相反的水文状况: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经历了影响2100万人粮食安全的严重干旱,而尼日尔河流域和南非沿海地区发生了严重洪水。
6、冰冻圈:气候变化对区域水资源的影响日益加深。2022年阿尔卑斯山的积雪量低于近30年的平均水平,严重影响了欧洲主要河流流量。安第斯山脉的冬季降雪量下降,2021年达到历史最低水平,尽管2022年有所恢复,但对智利和阿根廷的供水产生了严重影响。近年来,格鲁吉亚冰川融化速度翻了一番。亚洲水塔冰川融化速度加快,导致印度河、阿姆河、长江和黄河流量发生明显变化。
《2022年报告》为各国决策者、水资源管理人员和减灾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信息资料,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全球河流水文变化趋势。今后,全球水资源状况年度报告还将涉及全球水资源状况的历史发展脉络,以了解和确定全球和区域范围内的水文发展趋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