继上篇我扒了哈米罗罗那个不要脸品牌后,涌出一堆的小伙伴私信问我:阿超啊,那销量紧跟在哈米罗罗屁股后面的innokids怎么样啊?算是性价比高的国产品牌吗?能不能说说他们家的座椅怎么样?
为了应广大群众的要求,我自掏腰包买了销量最高的两台,型号IK05和IK08,今天咱们就来一探究竟~
拿到快递的时候,我对它的印象分就已经扣了大半了。一个烂掉的纸箱子,不知道这是该怪暴力快递还是怪innokids的包装不走心呢?这要是遇上个下雨天,早就泡烂了。
拆开来乍一看,好像整体看起来还OK,但是细节经不起推敲啊,遇上我算你倒霉。
首先这个看似很豪华实则没卵用的防晒篷,不知道骗过了多少消费者。我个人不建议用这玩意儿,发生意外的时候很可能会被折断然后戳到宝宝,想想就可怕。
安全座椅最多可以弄一个放水杯的设计,其他全是鸡肋,都有可能成为潜在的安全隐患。
万能的浪味仙告诉我,这台座椅怎么可能坐到12岁???说到这个组别啊,我又不得不啰嗦两句。为什么0-12岁的座椅这么热销呢?这是厂商抓住了国人喜欢追求性价比的心理,迎合爸妈胃口而生产的安全座椅,而非针对儿童出行安全设计的专业安全座椅。
因为孩子成长发育的不同,越是小组别的座椅,就越能针对当时特定年龄段的特征来设计,最为明显是安全带系统。反之,拿提篮来比较就会非常明显,0-12岁安全座椅安全带的肩部保护防滑套,插拔扣,安全带的带宽,就不太可能按照婴儿的尺寸来设计。
此外0-12岁安全座椅要用到12岁,座椅内部空间做的必须够大,座椅靠背必须够高。座椅内部宽大只需要骨架做的大,而座椅高度,普遍采用的是可调节头靠。所以稳定性和舒适度都不如分段的安全座椅。
总而言之,所谓的全能型0-12岁安全座椅并不能做到面面俱到。
这和哈米罗罗一样搞软骨侧防,“吸收更多的侧面撞击力量”?这文案真敢写。。
侧防都有划痕了,加了个侧防恐怕也是滥竽充数。
五点式卡扣一般吧,给个2分,不能再多了。我发现好多这种肩带都是用的粗糙硅胶材质,是不是因为成本比较低?一看就是放义乌小市场卖8块钱一米的那种。
来来来,让我们来看重磅的内核。打开我那一刻我他妈都惊呆了,一开始我想再怎么着最基本的侧面防护骨架是要有的吧?
结果毛都没。。
翻开枕套,里面还有记号笔的痕迹,细节见真知啊朋友们,这他妈是寄了个样品给我吧???
头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。看看这坑坑洼洼的塑料骨架,小厂子生产出来的东西和大厂根本没啥可比性~底盘能摇晃到什么程度?你脑补下快散架的电动车过减速坎。差不多就是这种感觉了~
我算是长见识了,这透光骨架,我确实是第一次见。为什么会发光?因为薄呀!!
x
看似很厚的座椅,其实只有薄薄的一层海绵,孩子往上一坐,相当于直接坐在塑料板上了,你们一直鼓吹的抗撞能力究竟在哪?
360旋转其实不好用,其实也不能用,绑好背部安全带之后就无法旋转,旋转就无法绑安全带,所以行车的时候根本无法360旋转,安全座椅老是有类似配件松动的声音,哐啷哐啷(已经正确安装牢固后还有声音)
测完这台之后我其实对另外一台不抱太大希望了,就粗略看下图片吧。感觉浪费我的大好时光。
坐垫下无调节按钮,调节带不可调节,就像衣服剪了个口子,直接塞了固定带进去,从里到外透露着一股廉价的味道。
无法想象孩子们被这些座椅支配时的恐惧。。。。。。建议各位宝妈宝爸们不要只图好看,毕竟这是以安全性能为主的。东西太大拆开来退又很麻烦,放着真是鸡肋。这些座椅呢大同小异,图片视频齐全,用眼睛能看到的事实无需用过多的语言去修饰啦。
市面上有那么多优秀的安全座椅,何必和自己孩子过不去呢,是吧?
实锤:
中汽研内部9月公布的C-NCAP《2018年第一批车用儿童约束系统评价结果》测试结果,公布这个官方评测结果的原因是想消费者知道,我没有冤枉它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