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、副厅长刁玉泉表示,台州出现的“新时代越剧文化繁荣现象”在全国首屈一指,值得调查研究和推广。
台州市文广旅体局党组书记、局长蔡文富在研讨会上致辞:
仲夏时节,万物葱茏,新时代戏曲市场“台州现象”研讨会在台州召开。这是我市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、省委十五届二次全会精神,全力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台州篇章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盛会。
“一部戏剧史,半部在浙江”。越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。中国戏曲百花园姹紫嫣红,浙江越剧更是一枝独秀。作为地方戏曲之最,越剧已有100多年的悠久历史,其清词行腔、笃板琴韵、水袖云步,回荡于山海水城,悠扬于和合圣地,摇曳于千年郡府。台州人与越剧缱绻情深,早已缔结了不解之缘。台州是全省民营文艺院团市场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。越剧界同行和戏迷都知道,有这么一个奇特的现象:越剧发源地是绍兴嵊州,成长发祥地是上海,但越剧市场最繁荣、发展最好的是台州。在台州,“看戏”是一种生活,越剧犹似另一种“乡音”。台州目前有越剧民营剧团200多家,年演出收入超过4亿元,形成了戏曲界众所瞩目的“台州现象”。
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,先后出台实施《关于高质量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市的实施意见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,全面深化文艺院团改革工作,以文化的力量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,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、幸福感,增强台州的城市凝聚力和文化影响力,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。民营文艺院团既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,也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力量,更是活跃农村文化市场、发展演艺及相关产业的重要生力军。希望全市民营文艺院团既要守住传统戏曲文化之“正”,又要适应时代发展积极创新,以优秀作品立团,以高质量管理兴团,以高水平演出赢得戏剧市场、繁荣基层文化。
台州是一座“有戏”的城市。今年以来,更是喜讯不断,好戏连台。4月中旬,全国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改革发展研讨活动在台州举办;今天,新时代戏曲市场“台州现象”研讨会又在台州召开。这是台州的幸福,也是台州的荣耀,更是对台州的鞭策和鼓舞。我们期待通过此次活动,进一步碰撞出思想火花、交流出行业感情、搭建起合作桥梁,共同为台州文化发展传经送宝、添彩赋能。
现场,多位专家围绕议题开展研讨交流。
有的总结台州越剧市场繁荣的根源,探索戏曲应该如何更好地传承发展;有的就如何推动台州地方专业和民营剧团及群文的发展、谱写“台州现象”新篇章给出建议。
原中国剧协秘书长崔伟
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、中央戏剧学院讲座教授傅谨
中国艺术报新闻部副主任郑荣健
上海市剧协副主席、梅花奖 、白玉兰、文华奖获得者钱惠丽
浙江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谢丽泓
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沈勇
原浙江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周冠均
原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蒋中崎
原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戏剧研究所所长朱为总
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团委员、副秘书长叶志良
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党委书记、副院长周丽芳表示,台州戏曲市场的繁荣面貌,离不开当地政府部门、基层群文生力军等多方合力助推。她希望,台州继续把握文化优势,契合市场优势,大力培植传统戏曲的受众。
自2019年12月以来,浙江小百花越剧院与台州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开启战略合作,在传承教育、创作、演出、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,省地合作模式助推“台州现象”,持续产生积极影响。
台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罗河笙在《浅议戏曲文化市场的“台州现象”》报告中,深入解码台州戏曲繁荣发展的文化基因,以“三个化”归纳“台州现象”不断释放新时代价值,即台州人民对越剧文化需求常态化、台州越剧观众群体年轻化、台州观众欣赏越剧水平专业化。
今年,台州借助全国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改革发展研讨活动、台州市民艺术节等重大平台,为台州民营剧团提供良好的展示平台,同时发挥节庆聚集效应,重视培养年轻观众群。
研讨会由椒江区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管杏琴主持。
她表示,台州有着繁荣的戏曲市场,理应肩负起责任,把传承发展戏剧事业作为使命,持续推进地方专业和民营剧团及群文的发展壮大,打造“戏剧+”矩阵衍生业态,在新时代文化浙江建设中,展现更大作为。
来源:台州文旅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